knowledge • Apr.12 2020
登山風險, 的確是有的。從小生長在都市的我們,不懂山的魅力,也不懂山的瞬息萬變。而人們總是看見瞬息萬變的一面,認為山是危險的,但其實只要做好風險評估,山可以帶給你的,是金錢買不到的快樂與平靜。
【1秒鐘工商時間】文章開始前邀請各位讀者加入我們的社群頻道,給予我們鼓勵,謝謝!
v點擊追蹤卡波 Instagram
v點擊訂閱卡波 Youtube 頻道
v點擊成為卡波LINE好友
v點擊加入卡波 Facebook 粉專
從消防署山難救援統計(請點此)可以看到,從民國91年至108年,將近快20年的時間,山難救援每年從30幾件激增至250件。而這些山難原因可能是疏失意外、天氣、甚至是不可考的原因,而這些案件基於國家賠償法:「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,致人民生命、身體、人身自由或財產受損害者,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。」大多是由國家賠償。
也正是因為如此登山山難常常躍升新聞版面,起初可能是某部分登山者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造成民眾反感,久而久之連已做好萬全準備並提供搜救地點的登山客,被國家搜救也會被民眾無限上綱的撻罰。層出不窮的山難搜救使用國家賠償,民眾已經幾乎無法接受了。
108年行政院推動「山林開放」,主推「使用者付費」,登山者的風險自己評估自己負責。此政策一推出獲得大家一致的贊同,雖然我自己也曾納悶,這麼突然的開放山域,沒有基本登山安全觀念的落實,是否只會增加山難的發生?吸引更多不自量力的登山客們進入未知的山域裡?但轉念想想,政府也無法像爸媽一樣永遠保護人民(孩子),孩子也需要學著自己判斷與決定,而不是一跌倒就要爸媽疼,而是要學著如何不再跌倒。
-🔖「真正能救命的不是技術,而是態度。」-
這句話是我上個月去上 登山補給站 拼圖戶外生活「基礎野外醫療」課程老師最後一張PPT的結語。最近剛好也有山友跟我分享自己想爬百岳,但家裡管很嚴,爸媽不太放心孩子去爬山,我其實很有感。
因為我爸媽也曾經說「不要跟會爬山的男生交往,很危險。因為你不知道他哪天會不會就這樣回不來。」結果殊不知先爬山的是女兒我,還在山上遇到現在的男友哈哈哈。
-🔖「登山的確有風險,我也曾經有命懸一線的感受。」-
走雪劍縱走的時候,因為走錯路路線狹窄,需要坐在倒木上通過,右邊是很密集的矮木叢,左邊就是懸崖,而且重裝通過。你不知道倒木下的地基穩不穩,能不能撐住約10公斤的背包還有將近60公斤的我。
(延伸閱讀:【雪劍縱走四天三夜】雪山主東、大小劍│網友認證滅世路線)
走南湖大山因感冒,聲音全啞。雖然每天喝鹽水及口服感冒藥但沒有好轉。人稱山中睡仙的我爬山三年,從來沒有失眠過,那天是我第一次失眠。在夜裡不斷的乾咳,才剛要睡著又開始咳嗽,我覺得我咳了一整夜,夜裡看著黑漆漆的窗外,我不知道我撐不撐得下去。
(延伸閱讀:【南湖大山】獨享帝王圈谷│攀山鼠裝備體驗)
-🔖「自己的選擇,自己承擔與負責。」-
不僅是登山有風險,人生做任何的抉擇都要評估風險,而我們要評估是否能承擔這些風險。我認為每一次的登山都是一次經驗,透過每次經驗反思自己能力或是判斷的不足,進而降低風險。有正確的登山態度搭配基礎技術,才能真正的保障自己的性命。
-🔖「意外往往來自於輕忽與大意」-
不知道有沒有山友是好不容易抽到山屋,風雨無阻想上山的。今天剛好公司有活動跟大學生聊天,他們提到了奇萊主北之前很多山難,但其實奇萊主北是非常令人驚艷的百岳,我相信去過的人一定懂!當時的山難仔細看大多也是受到天氣影響(颱風),所以上山前千萬要做好萬全的評估,畢竟山的樣貌變化萬千。
總歸一句: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,低估大自然的威力。
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至我們的粉絲專頁或IG小盒子私訊我們,都會抽空立即回覆,也歡迎追蹤我們給予我們更多文章創作的鼓勵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