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登山知識】登山常見的3種登山風險,迷途、墜谷、高山症。


Knowledge.May.2021

RAB中層衣推薦

Hello大家好,我們是山系卡波。一對喜愛戶外運動的情侶,也愛跟大家分享戶外的大小事。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《登山前必知的3種登山風險,迷途、墜谷、高山症。》? 你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,想上山但又覺得登山好像很危險?

其實山不可怕,登山就像是一所學校,可以學到很多東西。但在登山前我們需要做好風險控管,了解登山可能會遇到的風險有哪些。

這篇文章會由我們的觀點出發,與大家分享登山會遇到的風險,若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在文章或社群上詢問唷。

【1秒鐘工商時間】文章開始前邀請各位讀者加入我們的社群頻道,給予我們鼓勵,謝謝!

v
點擊追蹤卡波 Instagram
v點擊訂閱卡波 Youtube 頻道
v點擊成為卡波LINE好友
v點擊加入卡波 Facebook 粉專

推薦文章:【登山知識】自組隊vs商業團哪個好?優缺點分析
推薦文章:【登山知識】什麼是LNT無痕山林?七大準則一次看懂!

合歡小溪北峰

高山美景是許多人想記錄下來的回憶,尤其是歷經風霜登上頂端的喜悅。近幾年登山風氣發達,2020年疫情爆發時掀起了一股炫風,不僅是Instagram、Youtube都有許多登山紀錄相關的創作者,也讓更多人也想嘗試體驗登山的樂趣。

每個人都可以爬山。但山不是想爬就爬,我們對爬山要有基本的風險認知,否則只是將自己的命交到他人手上。

Garmininstinctsolar

① 登山風險 – 迷途

根據109年山域事故救援統計與分析山域事故案件以迷途或失聯者佔大宗,約59%。不管是獨攀或是組團登山,都會有迷途的可能性發生,最好的預防方式就是登山者自身要有使用離線地圖的觀念

健行筆記登山網站有豐富的資訊,可以在網站上搜尋路線名稱,並下載GPX離線地圖。在登山口準備起登前打開離線地圖,爬山過程中不定期的打開離線地圖確認位置,有助於判別是否偏離路線,或是偏離路線後確認正常路段在哪個方位。

山難迷途新聞參考:
夫妻檔攻志佳陽下山迷途 和平警消溪底尋獲
仍找嘸人!母爬抹茶山迷路 已失蹤1個月

我自己使用的離線地圖是HIKINGBOOK(IOS/AND),對登山者來說APP的使用者體驗很重要,我自己真的就是3C白痴,對於使用路徑不明確、指令不明確的APP我會很沒有耐心研究。

HIKINGBOOK是我認為版面乾淨、指令清楚的離線地圖APP,且近幾年都有不斷地開發新功能,也推出大家敲碗已久的AND版、等高線功能,不斷的更新與優化才能更符合使用者需求,推薦大家閱讀下方兩篇文章,也協助跟身邊朋友推廣下載離線地圖,有下載生命就會有保障。

延伸文章:
【登山離線地圖】Hikingbook安全守護攻略。安全又方便!
Hikingbook登山路線規劃│登山界的Google Map!

雪劍縱走小劍山

②登山風險 – 墜谷

109年山域事故分析與統計,墜谷榮登事故第三名。台灣有許多山岳,有親人的當然也會有險峻的。若計畫是要走地形較裸露、有斷崖的,皆需要再更加的謹慎。事前的功課是必要,了解該路段是什麼樣的地形,可以搜尋部落客的文章、Youtube影片,有更全盤性的了解才能夠降低風險。

延伸文章:
【百岳入門】推薦登山新手的四座百岳,CP值驚呆了
【合歡山行程】合歡北峰單攻。下山爽泡野溪溫泉

特別不建議新手剛開始入門就挑戰高難度的路線,比如說:奇萊主北、北一段、中央尖山..等,建議可以從較初階的合歡山系、奇萊南華入門, 透過初階山岳的練習,可以了解自己在高山上的狀態。等自己心態、體能都準備好了,再依序挑戰提升一點點難度的山岳。

【登山知識】登山常見的3種登山風險,迷途、墜谷、高山症。

③登山風險 – 高山症

高山症是許多新手們會擔憂的症狀,但只要隨時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態,其實高山症沒有想像中這麼的可怕。109年山域事故分析與統計中高山症的佔比為5%,事故排名只在第六名喔。

高山症以三高患者、心衰竭、肺功能不好的人是高危險群,其餘則是很看個人體質,運動頻率跟高山症其實沒有直接關係,並不會因為你平常比較常運動,高山症的可能性就降低喔。

高山症分為三種,以下幫大家統整摘要(參考來源參考來源2)

Garmin Instinct Solar

▲ 急性高山症(AMS)

最常見的高山症類型,通常在抵達高山後16-24小時出現明顯徵兆,這裡的高山指的是海拔2500以上的山岳。

急性高山症的症狀為頭痛、疲倦、噁心、嘔吐、食物不振、頭暈、失眠等。通常患者會先出現頭痛的症狀,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不會頭痛。如果出現嘔吐就要注意,嘔吐是症狀惡化成高海拔腦水腫的重要指標

由於急性高山症始源於「血氧不足」,滿建議大家可以攜帶測心率的運動手錶,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率,在這邊同步跟大家分享「最大心率」以及「最大運動心率」

最大心率 = 220-自己的年紀,最大心率代表的是「你現在這個年紀可以承受的每分鐘心跳次數」,若心跳超過最大心率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

最大運動心率 = 最大心率*0.7,最大運動心率代表的是「當你運動狀態,每分鐘心跳次數」,若超過這個數值會從有氧運動狀態轉變到無氧運動狀態,而登山運動從有氧轉為無氧,會急速的耗盡體能。

隨時隨地的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態,無疑就是最可以降低自己性命風險的方式。

▲ 高海拔腦水腫(HACE)

少數的急性高山症會惡化成高海拔腦水腫,腦水腫的成因來自於缺氧造成腦部血管擴張,顱內壓力上升,液體跑出血管至腦組織所致,所以高海拔腦水腫伴隨著劇烈的頭痛,而行走的腳步搖晃不穩也是重要指標

若有相關症狀建議立即下降高度,否則24小時內足以致死。

▲高海拔肺水腫(HAPE)

高海拔肺水腫是致死率最高的高山症,由於低壓低氧的環境導致肺部氣體交換功能變差,進而引發咳嗽、心跳加速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咳嗽一開始會是乾咳,漸進式的咳出一些血漬,即便休息一段時間,還是覺得很喘、心跳速度無法下降,也無法躺下休息。

有時候高海拔肺水腫會跳過急性高山症以及高海拔腦水腫的徵狀,直接單獨,所以需要特別小心。

登山降雨機率怎麼看

凡事作最壞的打算,才能為最糟的狀況提前做好準備。

山,每個人都可以爬,但前提是我們做好準備。上述3種登山風險皆可從自身做好預防,迷途可以自學下載離線地圖、墜谷可以提前做詳細的功課並詢問曾去過的山友判斷路況、高山症可以提前適應高度並了解自身情況。

相信登山的新手看完此篇文章,已對登山風險有初步的認識,若再更進階到長程多日縱走,就會面臨不同的風險,像是水源判斷、糧食補給、天氣變化..等。

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至我們的粉絲專頁IG小盒子私訊我們,都會抽空立即回覆,若喜歡這篇文章,歡迎分享並追蹤我們的社群頻道,給予創作鼓勵。

山系卡波M'wilder Coup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