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untains • Jun 01, 2020
南湖大山, 是新台幣2,000塊鈔票上的台灣百岳,有「帝王之山」、「王者之山」的美名。大部分的登山行程會規劃4-5天,走完南湖群峰,包含南湖大山主峰(3,742公尺)、南湖大山東峰(3,632公尺)、南湖大山南峰、巴巴山、南湖北山(3,536公尺),甚至還包括東稜的馬比杉山、西稜的審馬陣山。
此次我們出發前往南湖大山,不追求百岳山頭,只求沏茶坐客享受當下的悸動。同時也感謝墾趣贊助攀山鼠的裝備體驗,為我們這趟旅程又增添了許多色彩。此篇文章會透過冬季南湖大山的行程,一同與大家分享攀山鼠這個品牌,與以往的登山路線紀錄較為不同。
【1秒鐘工商時間】文章開始前邀請各位讀者加入我們的社群頻道,給予我們鼓勵,謝謝!
v點擊追蹤卡波 Instagram
v點擊訂閱卡波 Youtube 頻道
v點擊成為卡波LINE好友
v點擊加入卡波 Facebook 粉專
攀山鼠Klättermusen品牌故事
北歐瑞典孕育了許多知名的戶外品牌,像是Fjällräven、Haglofs,而攀山鼠Klättermusen也是其一源自於瑞典的頂級登山品牌。不同於一些登山品牌引用知名山峰作為名字(例如:Patagonia),攀山鼠選用最普通的詞彙。Klätter 是攀登之意,musen則是老鼠的意思,中文統稱攀山鼠,穿上它彷彿可如同老鼠般機敏,穿梭在山林之中。(更多品牌故事請點此)
登山界還有另一家美國登山品牌也是以「鼠」字起家,為Marmot土撥鼠。都是鼠字輩也曾讓我產生混亂過,到底山友說的品牌是攀山鼠還是土撥鼠,千萬別搞混拉!
南湖大山四天三夜遊記
攀爬南湖大山群峰有兩個登山口,一是勝光登山口,另一個是思源啞口登山口。勝光登山口至6.8k南湖大山登山口的路徑相較思源登山口短約2.5km,屬於路徑較短但較陡的路段;反觀思源啞口登山口則是路徑較長,但坡度較緩的路線。
為什麼會有2個登山口呢?思源埡口的710林道登山口,原本是登南湖群峰的標準路線,雖然枯水期時平緩易行,但有勝溪支流暴漲時就變得危險重重。2001年,東海大學登山社林微梅小姐欲於溪水高漲時強行通過,卻不慎滑倒被集水涵管連人帶背包吸入,不幸溺水身亡,凸顯此登山口的安全疑慮。另710林道年久失修,太管處時常需要為了坍方路段補路或高繞避開,增加通行難度,傳出山友墜樓事件,因此當時的太魯閣國家公園的觀光課開始研擬替代路線,嘗試從張良橋經林務局的防火巷,最後銜接到林道的4.5K處,雖然路程變得陡峭許多,卻完全避開了危險的路線,也不易受到風災影響。自此。勝光登山口晉身南湖大山的標準路線之一。(資料來源請點此)
從勝光登山口起登,是一段漫長的路段,雖為平坦的水泥路,沿著坡度緩緩上至高麗菜菜園,但這段路還真的是又臭又長,尤其是最後一天下山踢到這高麗菜菜園,真的會有一種:「恩?怎麼還沒走完的崩潰感。」而這個菜園因為是私人的農家菜園,時不時也會聽到住家的狗吠聲,怕狗的山友們要稍微注意不要被嚇著了,我們此程是聞狗聲未見狗哈哈。
走過高麗菜菜園後會經過一個超大的儲水池,續上會走上一條小稜脊,重裝行走須小心注意。接著就是一連串的緩坡陡上,盤根錯節上至2.3k的三叉路口,往前走續至新雲稜山屋,往左下至思源啞口登山口。
從勝光登山口上來的話,到這裡的木樁會突然多2.5k,變成從4.9k開始,就是因為過去南湖大山的登山口是從思源啞口上,思源啞口又比勝光登山口多2.5k。
續走一段平路後,會有幾段坍方路段,小心步行即可,也有一段是要走木樁橋通過的路段,需攙扶繩索,不然重裝經過容易重心不穩滑落,接著就幾乎平坦的路段直至6.8k南湖大山登山口。
6.8k的南湖大山登山口,又稱「大樹登山口」,正是因為登山口旁有柵欄圍著一株高大的樹木,我那時還納悶「為什麼這棵樹會有圍欄是神木嗎?」隊友回說:「再過幾年後祂就會變成神木了哈哈哈」,可見這是一株神木候選樹,未來指日可待XDD
這次冬季上山,Matt戴上了Buff的美麗諾羊毛頭巾,之前春、夏、秋上山時,大多都是當作頭巾,去年10月的時候我們去雪山北峰(雪北行程請點此),天氣大好,Matt還表示美麗諾羊毛頭巾行進間作為脖圍會有點帶不住,稍熱了一點。這次走了趟冬季南湖大山行程,氣溫約莫在0度上下,全程都沒見Matt拿下美麗諾羊毛頭巾,休息、稜線時蓋鼻擋風;行進時做為保暖防曬;衝刺下坡熱起來時作為頭巾,原來美麗諾羊毛頭巾真的要冬天用才會超級有感啊!(Buff頭巾懶人包詳文請點此)
我自己則是帶buff的Coolnet系列頭巾,比經典頭巾更輕且可抑制臭味,畢竟我要去四天南湖,一定超臭的lol。休息的時候需要吃行動糧,所以不能遮住口鼻,但背後又怕背脊發涼,所以休息時我習慣會把頭巾整個拉至頭頂,保暖我的脖子+頭部。
6.8k登山口是一個很不錯的休息地方,腹地廣大,也很適合紮營,且在前方6.5k左右會有一處活水源可取水,附近也有架設好的廁所,在這裡跟朋友們尬聊補充能量後繼續向上前往8k的松風嶺休息處。
從這漫長的隊伍可以看得出來,從6.8k登山口開始就是迎接漫漫長路的陡坡了,但也因為這路程雖長但坡度沒有到極陡,所以還可以接受。
南湖大山的路段跟山友討論,其實覺得沒有到特別難走(排除去撿山頭的路徑),雖然有陡上陡下的路段,但陡上不會到非常陡,或是有很多障礙物(ex箭竹林)阻擾你前進,且平易近人舒適的路段倒也是不少。
少數比較難走的陡峭路段,也有繩索輔助可以攀爬或下降。
太陽很大,但因為身處在松風嶺之中,難免還是覺得有微微的涼意,一到休息的地方一定就會先拿出攀山鼠Klattermusen的Balderin 女羊毛拼接防風保暖外套,當然我也有攜帶自己的羽絨衣,但羽絨衣我通常是跟睡袋放在一起,所以在包包最底層,預計抵達山屋要長時間休息才會拿出來,增加保暖強度。
Balderin 女羊毛拼接防風保暖外套採用高品質的回收義大利羊毛, 是一件多用途的中層衣,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,一年四季皆適宜。穿於硬殼外套下,保持溫暖;或是當健行時的外層保暖衣。不過以台灣的天氣來說,我覺得作為健行時的外層保暖衣會有點太熱,但如果是在定點休息搭配硬殼外套保暖上是很ok的。
在松風嶺微微的陽光下,浪費青春很可以。青春,就該浪費在美好且浪漫的事情上。
8k松風嶺續走後會抵達三叉路口,往右是多加屯山避難山屋,續走是新雲稜山屋。
三叉路口離多加屯山屋並沒有很遠,大概5分鐘而已,matt就繞過來這裡看一下,別看這山屋小小的,裡面還有分上下層呢,目測大概可以睡8-10人。
經過三岔路口後,續往前會看到多加屯山的三角點,有一座無字的水泥基石。
最喜歡的就是這種平路了,可惜當時因為身體不適,即使是平路也被沒辦法法使勁的快步跟上隊友。
終於在經過了不少次的上上下下,抵達雲稜的最後一段0.6km。著實地讓我鬆了一口氣啊,終於可以休息了。
約莫下午2點左右抵達雲稜山屋,趕緊放好裝備,開始煮午餐裹腹,開始一整下午的耍廢行程。吃午飯、睡午覺、吃晚餐、睡覺。爬山美美除了最放鬆是攻頂之外,就是抵達山屋的時候了,因為奔波一整天,終於能好好休息。
抵達山屋後趕緊披上保暖外套,並換上攀山鼠Klattermusen的Barre 小羊毛直條保暖帽。山人的帽子永遠不嫌多,我自己本身就有uniqulo的黑色毛帽、Patagonia的紅色毛帽、攀山鼠的寶藍色小羊毛直條保暖帽。然而Barre小羊毛衣直條保暖帽,內含80%羊毛、20%尼龍,除了日常穿搭可隨心搭配,四季登山的清晨與夜晚皆適用唷。
Matt的Barre小羊毛保暖帽是雲杉綠,我的則是寶藍色。雲杉綠是IG社群上投票最喜愛的顏色之一,看來大家都還是比較喜歡深暖色系,比較好穿搭整體也給人比較沈穩的感覺。
Day1的夜晚就在大家的山林故事中,增添了許多溫暖,於夜晚中也更滿足的入睡了。
Day2的目的地就是位於南湖圈谷中的南湖山屋。一早起床整裝吃完早餐後便出發!時間約莫早上7:30
一離開雲稜山屋緊接著就是陡下路段。
由於第2天感冒似乎沒有明顯的好轉,所以我都走在最後一個壓隊。深知要聽從自己身體的訊號,不願硬加快自己的速度,免強自己跟上大家,而是調整自己的呼吸跟步調,慢慢盡力地向前走。(當時的症狀僅乾咳無聲,沒有痰也沒有喉嚨痛,無其他症狀,且有帶藥上山)
從雲稜山屋會陡下,下到這個休息處後,就要開始瘋狂陡上。
這裡的路況較不好走,參雜著一些大小不一的碎石。
這次Matt穿著的褲子是攀山鼠Dvalin 男抗風耐磨快乾長褲,為全天候活動所做的直筒設計,再加上布料科技,無論是日常活動,或是偶爾需要面對比較嚴苛的環境考驗,它都能輕鬆勝認。褲管內側有拉鍊設計,在行走間如太悶熱,拉鍊設計可以幫助你達到透氣效果。另因不同的鞋款樣式不同,這樣的拉鍊設計也使得這條褲子可以搭配所有靴款。最後值得一提的是,瑞典的登山品牌幾乎都以永續經營為主軸,因此這件褲子也是擁有bluesign 認證的回收尼龍打造的布料,提供更耐磨耐穿、抗風的機能。
另外建議大家登山可以準備一條皮帶,因為褲子的合身性很重要,之前聽過有山友穿新褲,因為腰間較不合,搭配重裝登山的時候包體在腰間左右摩擦,導致下山在髖骨那邊磨出了一點小破皮,血肉模糊的。有了皮帶替新褲做固定,也較不容易磨破皮的情況發生,同時又能享受一條優良的機能登山庫,何樂而不為呢?
什麼是bluesign認證?
簡單來說bluesign所授權商標的紡織品牌及產品,代表著其製程與產品都符合生態環保、健康、安全(Environment、Health、Safety;EHS),是全球最新的環保規範標準與讓消費者使用安全的保障。
大約陡上1個小時後,就可以再看到和藹可親的樹蔭步道。
在這邊稍作休息喝喝水,一路上行進間我都穿著攀山鼠的vanadis抗風軟殼連帽外套。軟殼衣相較硬殼衣透氣,同時又有保暖功能,因此在行進間適合穿著,當身體熱起來的時候,仍可以透風排除熱氣。外套手部袖口的部分做得比較窄,避免冷風在手握登山杖時竄進衣服裡。衣服重量434g很輕,也很好摺疊收納,觸感也很服貼舒適,算是我近期最喜歡的裝備之一。
而且我喜歡它的紅,不是鮮紅色,而是帶有一種暗紅色的色調,給人一種神秘又沉穩的感覺。在人群中你會覺得她顯眼,但不矯情,彷彿本身就散發出了一股魅力。如果這時候是穿黑色外套,顯得太暗;藍色外套,顯得太跳tone。紅色系列外套,在照相機底下,則可以使人物更加跳脫出框架,凸顯山與人的對比,但又不會感到不和諧。
審馬陣大草原,來自南山村泰雅族的稱呼「 Sinbajin」音譯而來,又名「夜珍加羅惠」,可解釋為廣闊草原,同時也是北一段裡最美麗的大草原。說這裡可以有萬馬奔騰也不為過,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彷彿是追求自由靈魂的原鄉。
越過了審馬陣草原,緊接著就會與南湖大山著名的五岩峰路段碰面。basecamp身上背的胸前包是目前尚未問世的攀山鼠胸前包,在行程開始前眾人便紛紛注意到了這件迷人的風格小物。照片上外貌沒有特別明顯,留有一絲神秘感給大家,俐落橫切的線條搭配上精心挑選的配色,完全正中所有山人的心啊!(至少在場的人都想要一個哈哈哈)預計3月春夏會上市,就一起期待一下嘍!
五岩峰是南湖群峰內算最險峻的路段之一,攀爬上不算矮的山壁,行走在山脊間,四周毫無遮蔽物的受強風吹拂,彷彿在絕地求生般的險境,但好在有前人的努力,這些驚險的路段目前都已上了繩索,安全性提升許多,但仍須注意有些鐵環已脫落,行走前需再三確認繩索及路段的安全性。
沿著繩索向上爬,繼續朝著南湖夢幻圈谷前進。
很幸運的我們在五岩峰上的景緻可以說是100%的高清,雖然冷風強襲,但迎接我們的是一望無際的山巒,還可眺望我們剛走過的審馬陣大草原。走在稜線上刺骨的強風,忍不住讓吳季拿出了攀山鼠Allgron 男防水連帽外套,Allgron一直是攀山鼠很受歡迎的系列產品,我想從照片裡顯現立體身形的剪裁,就不用我再多說這件防水風雨衣的帥氣程度了!
Allgron的風雨衣也做過機能升級的改版,保留布料彈性+柔軟度,增強了外套的防水及耐用度。在臀部、手肘、及臂下這幾處有做耐磨性的加強,尤其臀部甚為有感,因為會面臨包包腰帶的摩擦或是經過倒木時候會坐著往下嚕等挑戰。
五岩峰,峰如其名像是由五個岩峰所組成,意思就是要上上下下個幾回才能看到圈谷,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,因為圈谷看起來很近,但仍是有一點距離的呢!
終於走到了五岩峰的尾端,準備下切至圈谷。這裡是一個不錯的拍照打卡點,圈谷盡收眼底。
沿著繩索及碎石坡的路段,這條路著實得不太好走,因為都是大小不一的碎石,多少會對膝蓋造成一點負擔,加上當時我感冒、陳先生膝蓋不適,這段路程又更加艱困了,其他隊友倒是像開吉普車一樣,噗噗噗就到了圈谷底呀!
之前上網查資料得知,南湖山屋與新雲稜山屋大約是在民國90年代初所新建的山屋,頓時覺得自己很幸福,可以在這麼美麗的山屋內入住,並在冬季與隊友們獨享南湖圈谷的美麗與哀愁。
昨天抵達山屋時,大家都在調侃自己,「雪呢」?沒看到雪白的圈谷,此趟只看到殘雪。後來早上起床的時候,發現老天爺賞了我們一層雪白的薄紗,雖然沒到雪地的程度,但也足以讓我們自得其樂了哈哈。
在圈谷用力玩耍的一天,即便老天賞了我們一個好天氣,但氣溫仍是在零下的溫度,大家紛紛拿出自己的攀山鼠保暖層,直接在圈谷玩耍了起來
Yuli JJ這次穿著的是Skoll 立領羊毛混紡背心,其實百岳行進間比較少看到山友搭配背心,這也是JJ的首次初體驗。JJ表示個人習慣在休息的時候是不穿外套,直接冷到出發,起步時用比較快的速度讓身體熱起來,但穿了背心之後,不管是休息或者行進間都能達到很好的溫控效果,如果有跟JJ一樣問題的山友,背心或許是你的好朋友。
我也很好奇的問他行進間不會太熱嗎?JJ說在冬季除了大太陽的時候他沒有穿,在樹蔭處行進及圈谷休息時搭配這件羊毛混紡背心意外的舒適,不過手臂的部分休息時就會有點冷,畢竟是背心呀!而且不仔細看還以為手臂上的黑衣服跟灰背心是一體的哈哈,我想這件背心,在山下也是可以融入於都市中的穿搭配件。
這件外套是稍早在五岩峰路段介紹的Allgron 防水連帽外套,兩種顏色同框一次滿足,且男女都可駕馭!這邊想特別提一下Allgron的防水外套口袋設計偏高,背包腰帶不會壓到。吳季之前也曾穿過這件外套走馬博橫斷,防水實測完全通過!
另外也有問到吳季關於風雨衣外套重量的問題,畢竟山友也是有分重裝派跟輕裝派,這件Allgron 防水連帽外套雖然不是到極輕,但整體布料耐磨也比較能被操,相對極減輕量化的風雨衣,也會面臨到比較容易破損的風險,其中利弊就留給山友們去取捨了~
冬天在山屋休息除了要有硬殼外套防風防雨外,內層的保暖也是不容忽視的。上圖皆是攀山鼠填充FP800的羽絨外套,左一與中間皆是Atle 2.0 93/7 FP800+羽絨連帽外套(93%羽絨與7%羽梗比例的白鵝絨),紅色的是稀有貨量較少,故官網目前只有放黑色的。但紅色整個拍照起來亮眼度提升200+啊!都特地上山拍照了,當然要將自己凸顯出來,是我就選紅色XDD。右一的彥宇(taiwan 368)身穿的是攀山鼠Liv 2.0 93/7 FP800+羽絨外套,這兩件外套的填充量是一樣的,差別只在於Atle系列的有帽子,Liv系列的沒有帽子。
題外話大家可能會想知道什麼是93/7,93/7是羽絨與羽梗的比例,也就是說有93%羽絨與7%羽梗比例的白鵝絨,羽絨比例越高,則羽絨衣的品質越好,保暖度更顯著。
毛帽是山人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,這次上山我們四位山人各戴一種顏色,從左至右分別是寶藍、雲杉綠、礦灰、風暴藍,這款還有焦糖棕跟曜日黃,目前缺貨中。選毛帽也是有一門學問的,要搭配自己平常會穿搭的衣服,在社群上投票,就如同前文所述,大家比較偏愛保守的顏色,像是雲杉綠、風暴藍這種較沈穩的顏色是大家所喜愛的。通常比較淺色系或亮色系的毛帽會做為整體服裝的亮點搭配,比如說全身都走黑色系或大地色系的時候,跳色的礦灰或寶藍就有畫龍點睛的效果。好在JJ的礦灰與Skoll 立領羊毛混紡背心色系一致,不會顯得太突兀,而我的寶藍配紅色就是繽紛了點但也很上鏡。
以上就是我們這次攀山鼠Klattermusen小隊在南湖大山的冬季歷險記!希望這篇透過這次南湖之旅,也讓大家更認識這家起源於瑞典的優質品牌,下次有機會再探訪南湖大山的各個群峰:)
登山行程推薦 (最高享3%LINE POINTS)
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至我們的粉絲專頁或IG小盒子私訊我們,都會抽空立即回覆,也歡迎追蹤我們給予我們更多文章創作的鼓勵 🙂